
在招职位:
市场工程师(银粉核心),
产品工程师(银粉核心),
质量工程师 (中级),
费控工程师 (中级),
管道工程师,
SPRD(材料库)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助理岗),
工艺工程师,
粉体(机运)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调试工程师(助理岗),
文控工程师(助理岗),
自控工程师,
设备工程师,
建筑工程师,
结构工程师,
材料,
机泵工程师,
调试工程师 (中级),
电气工程师,
功能炭材料——见习研发员 (职位编号:2),
功能炭材料——储备研发员 (职位编号:2),
聚氨酯材料——见习研发员 (职位编号:2),
聚氨酯材料——储备研发员 (职位编号:2),
聚烯烃材料——见习研发员 (职位编号:2),
聚烯烃材料——储备研发员 (职位编号:2),
可降解塑料——见习研发员 (职位编号:2),
可降解塑料——储备研发员 (职位编号:2),
特种树脂及复合材料——储备研发员 (职位编号:2),
特种橡胶——见习研发员 (职位编号:2),
特种橡胶——储备研发员 (职位编号:2),
先进陶瓷材料——见习研发员 (职位编号:2),
先进陶瓷材料——储备研发员 (职位编号:2),
橡塑加工及改性——见习研发员 (职位编号:2),
橡塑加工及改性——储备研发员 (职位编号:2),
新能源材料——见习研发员 (职位编号:3),
新能源材料——储备研发员 (职位编号:3),
市场开发工程师(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X3658),
工艺开发工程师(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R4234),
市场开发工程师(纳米,支撑),
见习研发员(新能源所)(Q9698),
能源初级研发员(储能电池技术),
能源研发员(储能电池技术),
能源初级研发员(氢能材料技术),
能源研发员(氢能材料技术),
能源初级研发员(光电功能材料),
能源研发员(光电功能材料),
能源研发员(新型发电技术),
能源初级研发员(新型发电技术),
材料初级研发员(环保),
材料研发员/初级研发员(石墨烯下游应用),
材料研发员/初级研发员(环状化合物),
材料研发员(水性聚氨酯弹性体),
金属及其复合材料——见习研发员 (职位编号:2),
金属及其复合材料——储备研发员 (职位编号:2),
高性能锂电池负极粘结剂(市场开发工程师),
信息开发岗(档案数据中心),
业务辅助岗(财务共享中心)(A108147),
材料项目过程管理(技术部)(A165651),
施工管理(建设生产部)(A149992),
设计管理(建设生产部)(A229951),
科研项目施工工程管理(技术部)(A216380),
工艺开发工程师(高品质氮化铝粉体材料制备)(M4386),
电池工艺技术员,
商务谈判(计划),
建设项目管理(计划),
能源项目管理(计划),
渭南陕煤启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业务指导岗(档案数据中心),
上海陕煤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北京陕煤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总图工程师,
调试工程师,
市场开发工程师(纳米材料项目),
工艺开发工程师(高性能锂电池负极粘结剂)(E2491),
安全管理工程师 (中级),
项目管理工程师 (高级),
客户经理(新能源/锂电池),
电池研发工程师 (储能系统电气设计),
工艺工程师(脱硝催化剂),
等80个岗位
已收藏
4588人关注

收藏公司
4588人关注

公司简介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5月,下辖4家参控股企业。经营范围包括:煤炭、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高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推广与应用服务、工程和管理咨询、专利专有技术产品的生产经营、销售代理,以及专利专有技术的许可代理等。
研究院自建院以来,一贯秉承市场化的管理思路, 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地培育“资金、技术、平台、人才、机制”等科技创新核心要素,现已形成3个国家科研机构,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三秦学者岗位,300余名科研人员,其中驻站院士6人,长江学者1人。截止2013年底,研究院累计开展科研项目100余项,取得国际先进水平及以上的技术成果3项,申报专利137件,获得授权39件,在煤炭分质清洁转化、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和纳米能量流体材料等领域正在形成独有的特色技术和专业能力。
随着“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和“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工程中心”的建设运行,以及科研基础设施的建成投运,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大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的研究与攻关力度,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的设立与发展,启动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专利技术和专利专有产品的生产经营工作,力争通过坚定不移地走“科技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尽快走上投入、开发、推广、收益、再投入的良性发展轨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打造国际一流的综合性能源化工科技企业。
研究院自建院以来,一贯秉承市场化的管理思路, 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地培育“资金、技术、平台、人才、机制”等科技创新核心要素,现已形成3个国家科研机构,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三秦学者岗位,300余名科研人员,其中驻站院士6人,长江学者1人。截止2013年底,研究院累计开展科研项目100余项,取得国际先进水平及以上的技术成果3项,申报专利137件,获得授权39件,在煤炭分质清洁转化、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和纳米能量流体材料等领域正在形成独有的特色技术和专业能力。
随着“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和“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工程中心”的建设运行,以及科研基础设施的建成投运,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大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的研究与攻关力度,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的设立与发展,启动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专利技术和专利专有产品的生产经营工作,力争通过坚定不移地走“科技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尽快走上投入、开发、推广、收益、再投入的良性发展轨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打造国际一流的综合性能源化工科技企业。
公司地址
地址:长安区航天大道59号金羚大厦

公司基本信息
石油·石化·化工
500-999人
国有企业
管理团队
暂无数据
招聘HR
暂无数据